做单位新媒体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一篇文章推送出去,明明有几千几万人关注的公众号,微信阅读平台却没有几个阅读。
这个问题就是微信的打开率问题。
据说,大微信目前有350万公众号,8亿粉丝,平均打开率只有3%。
但在单位里如果是你在管公众号,那就是个大问题了。别人会想:有这么多人关注,说明公众号有价值啊!这么少人看,是不是编辑和写作的水平有问题?
如何提高打开率,我们不得不面对。
一,“阅读率”难统计,只有“打开率”很直观
01、打开率和纸质报纸的有效阅读率类似
关注数、打开数,两者之间的比率被称为微信打开率。
但打开率不等于是阅读率。
02、即使打开,也不一定是有效阅读。
打开报纸,至少说明有阅读欲望,你多少会浏览一下;微信的“浏览”却是对所有公号的浏览,具体“点开”你的微信,可能仅仅是为了消掉小红点。
反过来讲,“不阅读率”一定大于“不打开率”。
03、即使这样也不得不追求高打开率
统计上的困难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:阅读必须从打开开始。
在没有其他手段的情况下,打开率成了阅读率的重要判断指标。
二,影响打开率有3个方面
01推送时间
(1)很多管理单位微信的朋友并不注意这个问题,其实这很重要。
例1:某教育研究单位的微信公众号,内容主要是教育改革的政策探讨、教师在教改实践中的体会、各种教育实践的新动向及分析等,文章是有质量的,但比较长。
微信的发布时间定在了早上9点。
这正是刚开始上班,各项工作忙碌的时候。
实际上拥有精准读者的号,打开率一直不高。
(2)根据研究,微信浏览活跃的时段,每天有3个:
#早上8点到9点半,上班的路上;
#中午12点到1点半,午餐午休时;
#晚上6点到晚上11点,睡前大段的休息休闲时间。
(3)要根据自己微信内容来调整发布时间
#关注率高、新闻性强、有时效要求的短时间能读完的内容,适合在早上发;
#实用性、话题类、八卦类的快消品,适合中午或晚上发;
#研究、探讨、争议等需要思考的有深度的内容,适合在晚上发。
02、头图
(1)读者“点开”微信后,如何吸引读者进一步“打开”内容,头图很重要
例2:某单位是个出版机构,单位的微信公号的头图就是“一本书+一杯咖啡”,无论头条内容是什么,头图从不更换。
从内容定位来看,头图并没有脱离公众号的调性。
而且他们认为,这有助于形成微信公众号的固定风格。
(2)用头图吸引打开,固定的风格由头像来体现
#头像就是公众号的品牌LOGO,类似报纸的“报头”,是不变的,有辨识度的;
#头图就类似报纸头版每天的版式和版饰,丰富多彩的变化,恰恰是吸引阅读的手段;
#研究证明,可读性的排序大概是:视频>漫画/图片>文字;
#头图的吸引力高于头条的文字标题:点开“例2”中的微信公号,看到从上到下满满一排一模一样的书和咖啡,既分不清是哪天发的,也失去了进一步看标题文字的兴趣。
(3)为每一篇头条选择恰当的头图
#能直接符合内容的最好,相关联的也好过千篇一律的;
#图片以醒目、有吸引力、好看为标准,当然,版权问题格外要注意。
03、标题
(1)老生常谈的问题,在打开率这个问题上,却有说一说的新价值
例3:以本文为例,标题可以有几种起法。
题1:微信“打开率”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(直线型)
题2:微信“打开率”是公众号生死存亡的问题(贩卖焦虑型)
题3:你不理它?打开率会偷偷杀死你的号!(惊悚型)
题4:打开率,今天你关心了没有?(空洞卖萌型)
题5:教你N招,让每个粉丝都打开你的推文!(蛊惑梦呓型)
题6:打开率、打开率、打开率,重要的事说3遍!(吆喝型)
题7:管单位微信不关心“打开率”?你的力气白花了!(实话实说型)
每个人喜好不同,但效果肯定有好有坏。一般来说,曲线型好于直线型。
关键一点:不是所有标题都适合你的公众号用。
(2)有些标题即使效果最好,也要舍得放弃。
#起标题不能怎么博眼球怎么来,首要标准是符合公众号的调性,要在此基础上增加曲折和吸引。
#一题管一文;但形成了风格则构成长期的吸引力。
#标题如果是“广告”,那么内容就是“产品”。乱夸张、硬拔高,甚至虚假广告,最后“生产企业”也不保。
读者关注而不看,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原因,但至少有部分读者对于这个号抱有好感和期待。
这是公众号发展的最大资源与财富,相比花力气吸粉,微信阅读平台唤醒这些读者更容易。
动动脑筋,也许短期内你的微信号会有惊喜的变化!